• 观看记录
    •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

    娱乐星闻 王俊凯被倒卖刘美含遭维权 明星二手生意经四大致命伤
    首页 娱乐星闻 明星资讯 王俊凯被倒卖刘美含遭维权 明星二手生意经四大致命伤

    王俊凯被倒卖刘美含遭维权 明星二手生意经四大致命伤

    作者|lucky

    明星卖二手货这件事,最近频频引发争议。

    5月10日,

    王俊凯

    工作室员工被曝长期倒卖品牌方赠送的礼品,交易次数接近1000次,引发粉丝强烈不满。4月底,

    刘美含

    举办的"闲置物品交换2.0"线下活动因为价格虚高、疑似卖假货等问题引发热议。今年3月,曾黎工作室被发现出售粉丝送给艺人的定制徽章。

    现在明星卖二手货已经很常见了。从网上低价甩卖到线下集市,明星们想通过处理闲置物品来打造"勤俭节约"、"接地气"的形象,甚至把这当成和粉丝互动的新方式

    。但当活动规模扩大、面向普通大众时,任何小问题都会被放大。消费者对"明星商品"的期待,本质上是想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;如果商品质量、价格或服务达不到预期,引发的负面反应会比普通交易更强烈。

    问题的关键在于,明星团队往往没意识到二手市场的复杂性

    。普通消费者能接受二手商品的瑕疵,但对明星商品的容忍度却很低——大家都觉得明星生活条件好,所以对他们卖的东西质量、来源和价格要求更高。

    另外,在明星二手交易风波中,

    工作室员工经常扮演关键角色,这次王俊凯和曾黎的事情都是这样

    。有些明星团队工资不高,员工倒卖粉丝礼物和品牌赠品成了常态。一位前明星助理开玩笑说:"去过古玩市场的都知道,最爱倒卖的就是皇帝身边的太监宫女。"

    虽然是玩笑话,但如果团队缺乏职业操守和判断力,最终损害的是明星本人的形象,影响整个团队的利益。

    不过,明星做二手生意也不是一定会翻车,关键看团队怎么运营。在中国市场,"便宜、实用、能用"才是硬道理。人设可以包装,但好货才能真正打动人心。

    刘美含翻车始末:明星光环在二手市场失灵?

    最近,刘美含举办的"闲置物品交换2.0"线下活动引发争议。有消费者反映遇到

    价格虚高、现场混乱、疑似假货等问题

    ,这场原本打着"分享美好""闲置再利用"口号的活动,很快陷入信任危机。

    这其实是刘美含第二次办线下闲置集市,两次都在北京。2024年12月她第一次尝试时,只有5位艺人参与,规模较小。但因为"真实""接地气",即使在冬天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。据刘美含说,这个"摆地摊的小想法"最后吸引了4000多人排队,接待超过2000人,远超预期,可以说是"试水成功"。

    第一次活动的火爆让刘美含团队想做得更大。第二次"闲置物品交换"活动在2025年4月25日至27日举行,参与的艺人、商品数量和玩法都全面升级。

    "闲置物品交换2.0"有45位艺人和博主参与,是上次的近10倍,商品超过2000件。活动增加了拍卖、以物换物、手工改造等多种互动形式,强调"情感交流"而不仅是买卖。比如可以带一件有故事的旧物来拍卖,所得捐给公益;也可以用旧书换一杯饮料。为了宣传,刘美含团队在社交平台发了十几条预热视频,明显是想扩大影响力。

    然而,

    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活动不但没成功,反而变成了一场危机

    。从抖音数据看,4月28日起她的粉丝从416.2万降到415.3万。

    争议主要在三个方面:

    一是现场混乱,很多人反映排队时间长、场地拥挤、"找不到东西""看不清商品";二是商品质量和价格不符,有网友说衣服"没洗就卖",鞋子"开胶掉皮",有些T恤标价800元,"太离谱"。

    第三,也是影响最坏的,是假货问题

    。有消费者反映买到了假奢侈品,包括miumiu毛衣、LV包等,并在网上发帖质疑,引发热议。

    面对舆论压力,刘美含4月28日在小红书发视频道歉。她先鞠躬,然后从三年前在小区摆摊的经历说起,强调办活动的初衷是"让物品流动起来""传递爱心",并表示"希望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美好""不会被困难打倒"。讲到集市上的感人故事时,她还哽咽了。

    但回应的重点都在感情上,对大家最关心的"价格是否合理""有没有假货""现场为什么这么乱"等问题,只用"有几个商品有问题"简单带过,像是在回避重点。更让人不满的是,她把问题归结为"我的不完美"、"善意被误解",暗示"问题不在我,是你们理解错了",这反而让更多人不满。加上"我不会被打倒""感谢大家支持"等套话,被质疑是标准公关话术。

    刘美含回应后争议仍在继续,

    核心问题是消费者觉得"不值"

    。对大多数人来说,二手集市就是图便宜、淘好货的地方;而明星集市还带着明星光环,价格和预期容易错位。第一次活动主要是粉丝参加,氛围友好。但第二次活动吸引了很多路人,他们就是冲着"捡便宜"来的。一旦失望,发声的速度比粉丝维护的速度快得多。

   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

    当商品既不便宜,又不能保证是正品,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时,就会特别尴尬

    。这时候,明星光环不但没用,反而成了被攻击的靶子。

    明星二手生意:做得好是亲民,做不好就翻车

    据统计,目前有超过20位内地明星公开卖二手货,主要是衣服、化妆品和日用品。主要平台是闲鱼、小红书和花粉儿,其中闲鱼最多。

    其实,

    明星卖二手货不一定会翻车,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

    。基本做法是通过低价商品展现"亲民"形象,围绕"勤俭""真实"或"时尚"等人设来操作。有些明星还会结合新剧、综艺做宣传,比如卖剧中同款,既能保持热度,也能吸引更多路人关注。

    2016年,

    孙俪

    在微博宣布开"等花开杂货铺",入驻二手平台"花粉儿"

    ,主要卖自己和孩子的二手物品,如童装、书、鞋子等,价格基本是原价五折。因为"干净""价格实在",店铺一开就受到粉丝欢迎,很多商品一上架就卖光。

    2019年,刘涛在《欢乐颂》热播时开了"安迪的衣帽间",专卖剧中角色穿过的衣服

    。价格亲民,还送签名照,把剧中和现实巧妙结合,延续了剧集热度。

    景甜

    也被发现低调卖二手货,从高跟鞋到饰品都有,商品描述用"静待有缘人"等话营造温柔氛围。这为她后来演《司藤》、转型"亲民甜姐"做了铺垫,软化了她之前"高冷"的形象。

    如果说"低价卖货"是基础操作,那么更高阶的做法是通过完整活动提升人设。

    2024年5月1日至5日,朱珠在北京798办"朱珠和朋友二手集市",有上千件个人物品,包括衣服、首饰、包包、化妆品、母婴用品等,很有个人风格。

    价格多在10元到300元之间,很多大牌卖得很便宜。比如Jimmy Choo高跟鞋30元,Burberry大衣120元,Celine二手包399元,迪奥和蒂芙尼耳环30元一对,很多一线品牌衣服都只要百元左右,性价比很高,给人"捡到宝"的感觉。

    有网友在VIP区买了条蕾丝裙,得知原来是主持人鲁豫送的,朱珠亲自夸她穿得好看,还说"完全可以当婚纱穿"。这位网友后来又买了几件亮片裙,发帖说整个集市是"复古爱好者和环保人士的天堂",引发热议,给活动带来更多好评。

    近年来明星卖二手货翻车的情况,主要问题有三类:价格太高、质量太差,以及卖别人送的礼物引发的"道德争议"。

    价格方面,刘美含、蒋梦婕等都因为定价高被批评。"赚那么多还舍不得便宜卖"的印象让人反感,甚至被说"吃相难看"。质量方面,有些商品实在说不过去,成为翻车的导火索。

    比如,伊能静卖的鞋子有明显污渍,又脏又旧;唐嫣卖的毛衣严重起球。更争议的是沈梦辰,她在商品描述中用"原味"这个词,虽然解释是说"真实使用感",但"没洗就卖"的印象让很多人不舒服。

    二手商品有使用痕迹本来正常。但放在明星身上就复杂了。

    大家默认明星生活"精致、干净、高标准",如果他们卖的东西"不干净"或"没处理",就容易让人觉得人设崩塌。这不是东西的问题,而是"东西背后的人"没保持住该有的形象。

    在各种争议中,最伤人的往往是涉及"人情"的道德问题

    。2019年,"

    吴昕

    卖钟汉良送的礼物"上热搜。网友发现吴昕以60元卖出一只穿婚纱的熊猫玩偶,标注"已清洗、85成新"。后来有人指出,这是钟汉良2013年上《快乐大本营》时送的定制礼物。类似情况也发生在《五十公里桃花坞2》中。泰国艺人尹浩宇送的相机和专辑,被发现疑似由辣目洋子的助理挂到二手平台卖,又引发"拿情谊赚钱"的讨论。

    面对二手交易引发的争议,很多明星把责任推给"工作室管理不当"或"助理操作失误",想和问题保持距离。实际上,卖二手货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,而是需要团队全程把控的对外活动。

    从选品、定价到宣传和执行,每一步都影响公众看法。能不能选对东西、定对价格、说对话,考验的是团队打造亲民人设的能力,以及对大众情绪的把控。一旦细节出错,就算初衷是好的,也可能变成"人设崩塌"的导火索。

    5月10日,网友曝出王俊凯工作室员工长期在闲鱼倒卖品牌赠品和代言物料,交易近千次,有些卖到几千元,引发热议。粉丝反应激烈,指责工作室"管理混乱、欺上瞒下",要求调查并重组团队。

    在明星二手交易风波中,

    工作室员工经常是被忽视但很关键的角色

    。从曾黎工作室员工擅自卖粉丝礼物,到王俊凯工作室员工倒卖品牌赠品,这些行为虽然说是"处理闲置",但在送礼的粉丝眼里就是"好心被辜负"。不过有前明星助理说,粉丝送的礼物大多都堆在仓库,"曾黎那事你可以怪员工,但明星本人真会在意这些'礼轻情意重'的东西吗?不太可能。"还有一种可能是明星和团队达成默契,用处置礼物的权利换取员工忠诚,"古代内务府不也这样?"

    明星"卖二手"不是简单的清库存,工作室员工既是资源管理者,也是具体执行者

    ,在定价、发布信息、发货等环节有很大操作空间。如果团队缺乏职业规范和判断力,就容易在谋利和滥用权力之间失控,最终损害明星形象,也反映出明星运营机制在制度建设和责任划分上的不足。

    中外明星卖二手的差异

    国外明星也卖二手货,但舆论环境比国内好,普遍获得正面评价。

    他们主要有两种做法:一是把卖旧物和公益结合,收入透明捐赠,公众更认可其社会价值;二是把二手交易当成个人品牌的延伸,通过精心设计的"纪念品"强化明星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符号。

    2025年初,Paris Hilton在Vestiaire Collective上卖了97件Y2K风格收藏品,为洛杉矶火灾募款。模特Winnie Harlow和eBay合作,拍卖Moschino皮背心、Celine靴子等二手奢侈品,收入用于白癜风患者组织。英国明星Rosie Huntington-Whiteley、Billie Piper等也通过Hurr平台出租或转卖个人衣物,部分收入做公益。

    其实国内也有明星尝试给二手交易赋予公益意义。

    孙俪说过开二手店不是为赚钱,而是想处理闲置的同时捐款帮助流浪动物和贫困学生。景甜把卖闲置的收入全部捐出,每条商品信息都标明捐赠对象,每3个月公布捐款去向,形成透明流程。

    刘美含也想给集市赋予环保理念,强调"旧物有温度",希望通过物品流转推广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。

    和国内不同,国外明星卖二手货更注重个人品牌属性,买家以铁粉为主

    。商品不仅有使用价值,更是明星文化符号的延伸。

    比如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的一件2010年连帽衫拍卖成交价15,875美元。2023年,Sonic Youth主唱Kim Gordon在洛杉矶办旧衣义卖,很多粉丝凌晨排队,有些带"污渍"或"90年代风格"的衣服反而最抢手。

    明星卖二手货,粉丝作为首批买家很正常,刘美含第一次集市就是这样。粉丝不仅积极转发支持,还给排队的人送暖宝宝,营造了友好氛围。

    第二次集市的舆论完全变了。随着活动出圈,来的不再是包容的粉丝,而是带着期待的普通路人

    。当失望情绪爆发,评论区很快被批评淹没,曾经支持她的粉丝声音变得微弱。

    朱珠的二手集市能成功,得益于团队成熟的运营和清晰的理念。当发现门票和商品被黄牛高价倒卖时,工作室立即发声明,强调活动初衷是环保和资源共享,低价是为了惠及大众,不是让黄牛赚钱。网友纷纷支持,说"太过分了"、"禁止倒卖!虽然我也没抢到"。

    朱珠本人也在社交平台提醒大家不要高价买票,说商品会越来越少,不值得花几百块买票。她还建议大家别在网上买高价转卖的商品,因为很多衣服尺码小,需要试穿。网友觉得她很贴心,是在为消费者着想。

    在国外,粉丝愿意为明星二手商品背后的公益或文化价值买单,消费的是一种认同;而在国内,消费者更实际,划算才是关键

    。如果商品本身不够便宜,包装得再有情怀也没用。

   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,任何脱离"便宜""实用"的故事都很难真正打动人心。明星卖二手货,既是对人设的考验,也是对市场理解力的检验。明星光环和情怀可以是加分项,但在中国消费者面前,"便宜、实在、能用"才是硬道理。人设可以包装,但好货才能真正留住人心。

    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    上一篇
    中国跨栏女神吴艳妮感恩母亲 泪目告白因她不自卑成就今日辉煌
    下一篇
    近期热播的6部电视剧别说你一部没看

    评论

    共 0 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