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观看记录
    •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

    娱乐星闻 40多岁护士长择偶标准引热议 70岁老翁房产成关键条件
    首页 娱乐星闻 电视资讯 40多岁护士长择偶标准引热议 70岁老翁房产成关键条件

    40多岁护士长择偶标准引热议 70岁老翁房产成关键条件

    《我的后半生》这部剧最近特别火,收视率一路飙升,但仔细琢磨的话,剧情确实有些脱离现实。

      连护士长这个角色就很让人费解,短短一个月就跟70岁的沈教授爱得死去活来,还火速同居。更离谱的是,在谈婚论嫁前突然提出要把房产证改成自己儿子的名字。前面演得有多甜蜜,后面就有多狗血。

      先说连护士长这个设定,她在南京工作这么多年,难道连套自己的房子都没有?她儿子生病,从剧情来看应该是心理问题,这种病的治疗费用应该不至于负担不起。刚跟沈教授同居就急着要改房产证,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?前面表现得那么深情,难道都是装出来的?

      她儿子这个角色也很别扭,不光是性格内向那么简单。在沈教授70大寿当天,她还一直逼着要改房产证。沈教授已经够让步了,说可以先改成她的名字,但要改成她儿子的名字还得从长计议,毕竟这房子是他和亡妻的共同财产,还得经过子女同意。说真的,就算改成她的名字也不合适。

      剧情想表达的是连护士长照顾沈教授,这份付出值得换套房子。但仔细想想,她才认识沈教授多久?在医院照顾是本职工作,在家里照顾还把儿子接来住,生活费都是沈教授出的。大学教授退休金是高,但也不能这么挥霍吧?

      编剧对这个角色的塑造也有问题。一个大医院的护士长,工作这么多年,收入和人脉都不会差,在南京买套房应该不是难事。这样的职业女性早该有独立意识了,怎么可能为了套房子去算计一个老头?编剧硬是把小市民思想安在专业人士身上,就为了制造戏剧冲突。

      再说她儿子的病情。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,明知道儿子有严重心理问题,还非要带着他寄人篱下?结果病情不但没好转,反而越来越严重。就算真把房子给她儿子,这病就能好吗?这些情节安排都太刻意了。

      沈教授在剧里的感情线也很离谱,刚和护士长分手,马上又跟女科学家擦出火花。现实中哪有这么多精力充沛的高知老人?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各种健康问题,哪还有心思整天谈恋爱。《我的后半生》把老年生活描绘得太理想化了,跟现实差距太大。

    连护士长这样的人设就很浑浊,大医院护士长,这么长工龄,业务资本是有的,人脉资本也不会差。

    南京一套房子有多难呢?自己工资肯定能搞得定。

    这样的女性,早就有独立可贵的意识觉醒,不可能说中途改嫁,去图对方老头的房产。

    编剧似乎就是把那种见识短的保姆意识,强安在三甲医院护士长身上,利用人设的模糊,个性的分裂,来凸出剧情冲突。

    连护士长这个人物,还有失真的点。

    她是做医务工作者,她儿子患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,治疗这种病,有必要把儿子强行拉过来住,过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么?

    这段寄人篱下,她儿子的病情一直在恶化,敏感多疑有增无减。

    沈教授70大寿现场,她儿子更是口出恶言,这是病情加重的表现。

    这么看,她儿子过去治疗效果并不好,之前是放在哪里治疗呢?这样突然换个生活环境能好么?

    即便如她所愿,房子改成她儿子的名字,她儿子病情这样下去,也不见得会好。

    所有的执念,放在这位护士长身上,就很有分裂感。

    剧情就是怎么冲突怎么来,也不用去推敲剧情的合情合理。

    沈老头剧中应该要经历四次,每次止损速度都超快的。

    这边和护士长分手,立马相亲认识了一位女科学家,又开始在争论中擦出了浪漫火花。

    现实生活中,像这种高知退休老人,拿着五位数退休金,身体健康,面容俊俏,真的是少数人群的。

    大部分老人,都会有基础病,都要操心,都要奔波。

    《我的后半生》只是一种理想状态,生活中的老人,老来俏也是为自己而俏,哪里有这么多精气神去相亲恋爱呢,身体再好,也折腾不起这么多次相亲恋爱吧。

    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    上一篇
    崔业凭何敲诈500万 易叔一语道破棋局玄机
    下一篇
    孙俪女儿英国拉丁舞大赛勇夺冠军

    评论

    共 0 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