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《捕风追影》之前,我压根没抱啥期待。
原因无他,大哥已经十几年没拍过好片了。勉强能说得过去的作品,也已是八年前的老黄历《英伦对决》了。
特别是就在前不久,才刚上了一部打着大哥幌子结果主角是个丑亚裔,剧本还发烂发臭的《功夫梦:融合之道》。
一次两次三次,四次五次六次七次,就算我们这代人对成龙大哥感情再深,也总有被磨得没脾气的时候。
印象里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成龙这个伟大的名字,已经快和“避雷”划等号了。
那这种情况下,我还能对《捕风追影》有啥兴趣?
影片八月中旬上映,一直拖到现在,待风平浪静、尘埃落定,黑子白子都消停了,才敢像朝圣似的整理行装迈入影院。
毕竟在这之前,各种消息汇总起来,结果简直让人不敢信:这可能是近二十年最好的成龙电影了。
走出影厅,得承认,我举双手赞成这个结论。
要说质量能跟它比的,可能得追溯到2004年的《新警察故事》了。
不过两部片子走的是不同的路子。《新警察故事》带着些悲情,在故事厚度与角色深度方面,表现会更强一些。《捕风追影》则是纯粹的爆米花电影,怎么爽怎么来,把商业属性推到了极致。
如果非要让我在这两部里选一部推荐给朋友,我肯定选后者,因为它对普通观众来说显然更合胃口。
你几乎找不到不推荐它的理由——打戏够爽、剧情够紧凑、细节够到位,惊喜一个接一个。
它真就像形容一篇好文章说的那样,有“凤头、猪肚、豹尾”。
开头用幽灵车戏耍警方后,火速又以酒店变装逃脱戏引人入胜,如凤头俊美精采。
中间双线并行,一边是老骥伏枥的警队老把式成立跟踪队,另一边是老谋深算的狼王带着狼崽子们灵活应对,你有张良计,他有过墙梯,两边针尖对麦芒,像猪肚充实丰满。
结尾更是妙笔,最让我赞叹。没有半点废话,犯人落网、故事收尾,结束得干脆利落,似豹尾雄劲潇洒。
好电影能聊的地方通常不少,但《捕风追影》的人物方面,想聊的还真不多,看来导演的功夫也没往这上面多花心思。
警察这头,除了成龙和张子枫的角色,围绕着警察的天职与人的天性之间展开了简单的探讨之外,其余角色大都较为工具化。如跟踪队的其他几人,两个小时看下来,观众是否能复述一遍他们的代号,以及是否能对得上各自的脸?答案装在自己心里就好。
罪犯这边,梁家辉扮演的角色是绝对亮点,在“癫狂”与“狠辣”方面算是被梁家辉演到头了。至于其他角色和警察那边一样的问题,你能叫得上他们的名以及对得上他们的脸吗?唯一值得说道的是一人分饰两兄弟的此沙,从剧本来看,这对兄弟该呈现出那种不亚于豪哥与小马哥的兄弟情,可从结果来看,他们的兄弟情很难让人说一声感人。
得申明一点,群像的薄弱我觉得算不上是影片的缺点,毕竟再好的人物也是为电影服务。虽然对不上反派几个小伙子的名字,但他们凌厉的身手,以及在犯罪过程中那份独属于年轻人自信的张狂感,那股躁动的生命力,的确让人感受到了。
在有取舍的前提下,作为动作片,我觉得导演做的就够了。如果加点有的没的进去,很难说会不会画蛇添足。
要说这部电影,我最想聊的还是那几场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戏。
其一,是几个罪犯爬上澳门旅游塔,用滑翔伞逃跑的戏。他们早有准备,背着滑翔伞就从几百米高的地方跳下去,后面追来的警察都看傻了。但警察又不甘心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们跑了,毕竟刚才还被他们围着打了一顿,这口气咽不下啊。于是他直接冲到旁边准备蹦极的游客那儿,抱着游客的腰就从蹦极台上冲了下去。眼看绳子快到头了,游客还悬在半空,他一松手,掉在了地上准备的气垫上。这哪是什么艺高人胆大,分明是豁出命不要了。虽然明知道掉气垫上再弹到地上是特效,但这一幕、这个设计,还是让我觉得特别震撼。
如果时间倒退二三十年,我毫不怀疑,这个角色应该是成龙大哥的,这场戏也将会多个机位给到大哥特写,同时也必将成为大哥演艺生涯的又一经典场景。
其二,是梁家辉在孤儿院的“收割戏”。戏里,前有武斗、后有文戏,这是角色第一次展示战力的一场戏,也是展现这一角色恐怖之处的一场戏。戏外,很难想象,就那么一把小刀,一把符合国家规定、可以带上高铁飞机的小刀,竟然能在他手里发挥出那般骇人的威力——二三十个活人,他只是冷笑,杀人如喝水,照着脖子就是攮,步伐凌厉,一刀一个。好一个“白刃如霜影如鸿,踏夜无声碎虚空”,成家班的动作设计,你怎能不感叹。
其三,是成龙和梁家辉在餐馆的打斗戏。环境越是逼仄,打斗越将凶险,这是铁律。这场打斗戏就设计在极其矮小的阁楼上,别说站起来了,半蹲着都要小心碰到头。就这么个环境,围绕着梁家辉那把要了无数人性命的“夺命刀3000”,两人你来我往,稍有不慎,就得被扎几个血窟窿。不可谓不惊险,不可谓不刺激。
最后,提一个细节上的优秀。反派的偷盗戏,他们的早有预谋,体现在澳门旅游塔的滑翔伞,体现在速降时刚好足够落地的绳索。瞧出来了吗?观众压根不需要看到他们几个人围坐一团、婆婆妈妈地商量计划的戏。看到他们是怎么做的,自然就能明白他们计划的周详。对这种节奏快的动作片,拖沓的戏绝对是大忌。《捕风追影》没有这种废戏,140分钟的时长,扎扎实实。
它没去硬蹭情怀,没让大哥强行装年轻耍帅,也没在剧情里塞那些磨磨唧唧的注水戏。就专心把动作爽感拉满,把商业片的节奏掐得死死的,该利落时绝不拖泥带水,该炸场时也没掉链子。
看完影片半晌我忽然想到,成龙这个名字本就该是烫金的,当我们几乎要将它放进记忆的檀木盒里珍藏时,《捕风追影》却突然劈开时光,把那个曾经用桌椅板凳都能打出花火的拼命三郎,连同一整个时代的动作美学,轰然拽回我们眼前。
不必争论它是否真能比肩黄金年代的杰作,只需知道影片中的那一幕幕——梁家辉划破空气的刀尖,成龙逼仄空间的闪转腾挪,还有那澳门塔上千尺高空的一跃而下……它们无不彰显着同一件事:我们熟悉的成龙电影,回来了。
这不是复刻,更不是怀旧。而是一位古稀老人用微弱的气力点燃的烽火台,照出的是华语动作片曾经最辉煌的模样。
商务/阿乐(微信:pachongsw1)
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:caodahua1994
期待您点个在看,分享给更多人
戏外,很难想象,就那么一把小刀,一把符合国家规定,可以带上高铁飞机的小刀,竟然能在他手里,发挥出那般骇人的威力,二三十个活人,他只是冷笑,杀人如喝水,照着脖子就是攮,步伐凌厉,一刀一个。
好一个白刃如霜影如鸿,踏夜无声碎虚空。成家班的动作设计,你怎能不感叹。
其三,是成龙和梁家辉在餐馆的打斗戏。
环境越是逼仄,打斗越将凶险,这是铁律。
这场打斗戏就设计在极其矮小的阁楼上,别说站起来了,半蹲着都要小心碰到头。
就这么个环境,围绕着梁家辉那把要了无数人的性命的夺命刀3000,两人你来我往,稍有不慎,就得被扎几个血窟窿。
不可谓不惊险,不可谓不刺激。
最后,提一个细节上的优秀。
反派的偷盗戏,他们的早有预谋,体现在澳门旅游塔的滑翔伞,体现在速降时刚好足够落地的绳索。
瞧出来了吗?观众压根不需要看到他们几个人围坐一团,婆婆妈妈地商量计划的戏。看到他们是怎么做的,自然就能明白他们计划的周详。
对这种节奏快的动作片,拖沓的戏绝对是大忌。
《捕风追影》没有这种废戏,140分钟的时长,扎扎实实。
它没去硬蹭情怀,没让大哥强行装年轻耍帅,也没在剧情里塞那些磨磨唧唧的注水戏。就专心把动作爽感拉满,把商业片的节奏掐得死死的,该利落时绝不拖泥带水,该炸场时也没掉链子。
梁家辉的狠、成龙的稳,还有那些让人捏把汗的动作设计,凑在一起就是一部明明白白的爽片。
看完影片半晌我忽然想到,成龙这个名字本就该是烫金的,当我们几乎要将它放进记忆的檀木盒里珍藏时,《捕风追影》却突然劈开时光,把那个曾经用桌椅板凳都能打出花火的拼命三郎,连同一整个时代的动作美学,轰然拽回我们眼前。
不必争论它是否真能比肩黄金年代的杰作,只需知道影片中的那一幕幕,梁家辉划破空气的刀尖,成龙逼仄空间的闪转腾挪,还有那澳门塔上千尺高空的一跃而下······它们无不彰显着同一件事,我们熟悉的成龙电影,回来了。
这不是复刻,更不是怀旧。
而是一位古稀老人用微弱的气力点燃的烽火台,照出的是华语动作片曾经最辉煌的模样。
商务/阿乐(微信:pachongsw1)
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:caodahua1994
期待您点个在看,分享给更多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