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端午档电影的热闹之外,爱奇艺微尘剧场有部叫《在人间》的国产奇幻剧正在热播。我也受邀参加了剧集陪看的直播,和一位心理学领域的嘉宾一起边看边聊这部剧的第七集。这部总共八集的短剧现在已经收官了。
相信这部剧播出后,肯定会引来不少争议,因为它表现方式挺有挑战性的,用了比较极端和冒险的手法来呈现。虽然有些地方表达得很具体,但故事本身其实挺抽象的,大部分内容都发生在虚拟世界里,剧情和场景的设置,都显得更有实验性。
关于多重人格和人格分裂的题材,以前很多电影里都表现过。其中经典作品,大家能想到的,也是最近看这部剧时多数影迷会提到的,有《致命ID》,还有杜琪峰导演的《神探》。在这些故事里,角色的人格动不动就有七八个,甚至超过十个,我个人觉得,这主要是为了让主创能表达更多内容,才做的这么极端的设定。
这部剧讲的是一个叫徐天的患者(尹昉饰演)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,最初展现的所谓游戏内测、密室游戏空间这些,都是徐天被催眠后进入梦境时的想象,而心理医生石一本(周一围饰演)则是真实的角色。前四集里,和徐天、贾小朵(饰演)互动的其他几位角色,其实是徐天意识里的几个副人格。
贾小朵作为其中一个副人格,表现出了很强的个人意识,甚至知道主人格的存在。她说话咄咄逼人,冷静直接,做事果断,总想主导一切。相比之下,徐天显得被动,给人一种处于弱势的副人格感觉。所以说贾小朵这个副人格相当强大,在几个人格里挺独特的。
所以一开始,她成了混淆视听的角色,让观众更容易把她当成主人格。在和别的副人格互动时,尤其是和徐天对话,经常会透露一些信息。真实存在的地方是西山疗愈院,他车里病历本上的名字就是徐天。但徐天不愿意相信那是自己,不承认也不愿直面自己患病的事实。
剧集过半后,也就是第五集开始,石一本直接对眼前的贾小朵说,之前她分别用王阳名、虞旦、柳条儿和铁林这些身份填过表。前四集里催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场景,都是为了成功驱赶这几个副人格,比如断裂的火车,完成一个任务就相当于驱赶走一个人格。
这种方式,在剧作层面,尤其是宣传时,能制造不少看点,比如把主要情节说成是人格间的互相“猎杀”。这点在前几个角色身上不太明显,但回想一下,就能记得火车断裂后,活在母亲去世阴影里、等待回信的副人格虞旦(董子健饰演),随着梦境里的火车被“毁灭”了。自我封闭、不愿出门、还有厌食症的柳条儿(孙千饰演),在火车断裂时选择跳入海里,也算是用这种方式告别了;充满喜感的光头电车男王阳名(张一山饰演),则是和徐天、贾小朵玩攀岩时,以坠落的方式消失了。
在催眠的梦境里,面对这些副人格,有时候能看到对主人格患病的提示。比如拿着病历本给徐天看的王阳名,说贾小朵患了精神病,他刚出现时,也说自己有病。梦境中的火车里,贾小朵和柳条儿面对面坐着时,柳条儿对她说,你又犯病了。这些都是副人格偶尔清醒时的真实流露,但他们不是承认自己有病,而是把病症安到别的副人格身上。
因为最初主动加入“驱逐”行动的是贾小朵,观众还是会把她当成主人格。直到第五集,石一本对贾小朵透露了关键信息,说这种情况很少见,副人格想要取代主人格,也就是说贾小朵这个副人格想取代主人格徐天。
除了这种主动提到的方式,还有其他信息能说明,比如之前那些用其他副人格填的表格,包括第七集里贾小朵再次接受治疗,其实都在表明——那个没被填写的名字徐天,才是真正的主人格。他没被治愈前,都会用自己身份之外的副人格名字来填写,自然也包括贾小朵。所以徐天以贾小朵身份接受催眠时,会问为什么没有徐天的填表记录,这也证明了徐天作为主人格的存在。
每个副人格的状态、级别和被驱逐的难易程度都不同,在顽强的贾小朵面前,最难搞定的就是外卖员铁林,所以第六集才真正上演了所谓的“搏杀”戏码。当然,这也是个自我疗愈的过程。有意思的是,一个强大的副人格在帮主人格做驱逐这件事。最终铁林也自我修复了,从母亲把手表交到他手上,能看出他了结了心结。
到了第七集,徐天和贾小朵彼此都需要。我的理解是,如果贾小朵有自主意识,知道主人格的存在,那她主动拉近徐天,也是因为知道一旦找不到徐天,自己就会消失。而对徐天来说,当他能正视自己的多重人格后,还是想在心里给贾小朵留个位置,所以骗过了医生,但出院后却向妹妹坦白了想法。
接下来的两个镜头,都说明徐天和贾小朵在为留住彼此做事。一个是梦境里白色盒子里的戒指,既然是真实存在的,就说明徐天真的为贾小朵这个副人格准备了结婚戒指。同样,他以贾小朵的身份行事时,也给主人格徐天在桥上的管道里留了字条,本质上是留给自己的字条。
结局之后回想起来,那些曾经难辨真假、虚幻的场景里,其实也有真实存在的内容,只是当时不知道。最终,这部剧从驱逐和整合每个副人格,到最后留下一个给自己安全感的副人格结束,这种彼此需要的感觉,大概也是想告诉观众:无论行为是不是“正常”,都要学会爱自己。就像结尾表现的两个人格和平共处,可能正是很多人内心的真实写照。
在催眠的梦境中,面对这些副人格,有时候也会看到对主人格患病的提示。比如拿着病历本给徐天看的王阳名,说贾小朵患了精神病,最初他出现时,则是说自己有病。
在梦境中的火车里,贾小朵和柳条儿面对面坐下来的时候,柳条儿就对贾小朵说,你又犯病了。这些都是副人格偶尔清醒时的真实袒露,但他们不是对自身病症的确认,而是把病症安放到其他副人格身上。
由于最初主动加入“驱逐”行动是贾小朵,观众还是会把她当成那个主人格对待。直到第五集,面对贾小朵,石一本透露了关键信息,他说这种情况很少见,副人格想要取代主人格,意思就是说贾小朵这个副人格想要取代主人格徐天。
除了这种主动提及的方式外,还有其他层面提供的信息,比如之前那些用其他副人格填的表格,包括第七集里再次接受治疗的贾小朵,其实都是在表明,没有真正填写的那个名字徐天,才是真正的主人格。
他没有被治愈之前,都会以自己身份之外的副人格姓名来填写,自然也包括贾小朵。这也是为什么徐天在以贾小朵身份接受催眠时,还在问为什么没有徐天的填表记录,同时也在证明徐天作为主人格的存在。
每个副人格都有不同的状态,级别和被驱逐的难易程度也不同,在顽强的贾小朵面前,最难搞定的就是外卖员身份的铁林,于是在第六集里,才真正意义上表现了所谓的“搏杀”戏码。
当然,这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。有意思的是,一个强大的副人格在帮助主人格去做这件驱逐的工作。最终铁林也终于自我修复,从母亲把手表交到他手上,也能看出了却心结的过程。
到第七集,徐天和贾小朵都彼此需要,个人的理解是,如果贾小朵是有自主意识,知道有主人格存在的,那么她开始主动拉近徐天,也是知道如果一旦找寻不到徐天,自己就会消失与毁灭。
而对徐天来说,当他能够正视自己的多重人格之后,他仍然希望在心中保存一个位置给贾小朵,于是骗过医生,但出院后却向妹妹坦言了自己的想法。
而接下来的两个镜头,都表明徐天和贾小朵为了留住彼此而做的事情。一个是梦境里出现的白色盒子里的戒指,这个既然是真实存在的,就意味着徐天为了贾小朵这个副人格真的准备了一个结婚戒指。同样的,在他以贾小朵这个副人格行事时,也给主人格徐天在桥上的管道里留下了字条,本质上也是留给自己的字条。
在结局到来之后,我们也能回想起,曾经难以分辨真实和虚幻的场景里,还是有真实存在的内容,只是那时候还不知道。而最终,这部剧从驱逐和整合每个副人格,到最终留下一个重要的,给自己安全感的副人格结束,这种彼此需要的感觉,大概也是想对观众们说,无论这是不是正常的行为,也要学会爱自己。正像结尾表现的两个人格的和平共处,也许正是很多人的内心真实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