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观看记录
    •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

    娱乐星闻 负面舆情反让这部剧意外走红
    首页 娱乐星闻 明星资讯 负面舆情反让这部剧意外走红

    负面舆情反让这部剧意外走红

    许荔莎的26条爆料动态、宋祖儿税务风波过后的解禁剧集……内娱的舆情风暴和影视作品的命运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紧紧绑在一起,互相帮衬,又互相拖垮。

    作者| 豆豆

    编辑|晶晶

    排版| 苏沫

  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    文章发布初始时间:2025年8月27日

    2025年夏天,许荔莎的26条爆料动态把《子夜归》的热度直接推到了顶峰,创下了2025年腾讯视频开播剧集最快破24000热度的纪录。成毅的《赴山海》,预约量虽然破了960万,却一直没播。宋祖儿呢,从税务风波里“神奇”地回到了荧屏,《无忧渡》三天播放量就过了9000,紧接着《折腰》赶紧跟上,又火了一把。这些事儿早就不是单纯的娱乐新闻了,说明娱乐圈的舆情和剧集的关系,现在复杂得很,谁也离不开谁。

    01

    许凯和田曦薇演的《子夜归》,绝对是2025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。这剧才播6集就登上了热榜第一,热度轻松突破了26000点。更有意思的是,前女友许荔莎的爆料事儿,反而帮了剧集一把热度。

    2025年8月22日,许荔莎突然发帖爆料许凯的一些过往,接着8小时内连发26条动态,惹得网友们热议不断。本来这场舆情风暴应该会害了《子夜归》,结果却让人没想到——负面舆情反而变成了大家追剧的动力和播放量。大批粉丝和好奇的观众都跑去看剧,想从剧里看看演员真实是个什么样的人,这么一来收视率就上去了。

    相比之下,成毅的新剧路子就不一样了。他的古装武侠剧《赴山海》双平台预约量破了960万,打破了武侠剧播出前的记录。成毅在剧里一个人演三个角色,制作团队还在云南的竹林、壶口瀑布这些地方搭了327个实景,想呈现出“实景和水墨画混在一起”的效果。

    尽管《赴山海》数据很好、播出前就很火,却因为某个演员说了不该说的话引发的风波等各种原因,一直没播。这说明舆情对剧集的影响,远不是简单的“好”或“坏”能说清的,里面还牵扯到饭圈文化、艺人名声、资本博弈和平台策略这些复杂的“游戏”。

    02

    宋祖儿的复出之路,给了我们另一个看舆情和剧情关系的角度。

    2023年8月,宋祖儿因为税务问题被前公司员工实名举报,然后遇到了品牌解约、剧集被雪藏等一系列麻烦,连春晚合唱的片段都被消音了,当时争议特别大。

    可是到了2025年4月,她的《无忧渡》突然就播了,一点没提前说。第一天播放量破了6000,第二天涨到8000,第三天直接过了9000,稳稳占了猫眼剧集热度榜的第一。紧接着,另一部曾被说“永远播不了”的《折腰》也宣布定在4月下旬播出,没想到成了这个夏天不多见的热门古偶剧。

    这个例子说明,剧方是怎么通过精准操作把负面舆情变成赚钱的机会的。《无忧渡》刚上线的时候,通过控制舆论的发酵,没让负面新闻传得太广。而《折腰》呢,靠着央视的权威支持,进一步把宋祖儿身上的负面消息给淡化了。

    从这里也能看出一些趋势,和某些“劣迹艺人”直接“一刀切”不同,内娱对有争议的艺人的处理现在变得更细致了,用能控制风险的办法,用作品来试试观众的反应,最后达到重新塑造形象的目的。

    03

    孟子义的崛起,则说明了作品的好口碑怎么改变演员的形象。她本来是个因为在综艺里显得“情商低”、“五音不全”而让大家记住的艺人,一开始大家关注她并不是因为演技。

    可去年,孟子义却有了演艺生涯第一部爆款古偶剧——《九重紫》。她在剧里演女主窦昭,从小妈妈去世到最后掌控自己的命运,成功演了一个很清醒的大女主形象。这部剧火了之后,她后面接的好剧不断,作为女主的待播剧有《尚公主》《百花杀》《三线谜回》这些,实现了从配角到主角的完美转变。

    所以说,作品的成功,是艺人最好的翻身机会。就算以前有过负面舆情,只要能有口碑好的热门作品出来,观众好像总是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。

    这让人想到最近虞书欣的风波。她2016年参加《一年级·毕业季》时的言行被网友翻出来了,相关热搜一直没断。这场风波看似偶然,其实是因为长期以来积累的粉丝矛盾和对立情绪引起的。

    虞书欣的待播剧有《灿如繁星》《双轨》这些,尤其是《双轨》,剧里有赛车、伪骨科情感线这些元素,被看作是虞书欣转型“清冷御姐”的关键作品,平台把它列为2025年重点剧集,预计能接上暑期档之后的热度。

    不过现在的情况可能更复杂了。《双轨》拍的时候遇到过导演换人、剧组有争议这些事,加上虞书欣现在正面临舆情危机,这部剧的前景被蒙上了一层纱。

    04

    从这些案例里,我们能得到一些关于娱乐圈舆情和剧情互相帮助、一起发展的启发。

    负面舆情不一定要命,关键是怎么转化和利用。许凯的《子夜归》和宋祖儿一复出就大热的《无忧渡》《折腰》这些例子说明,负面舆情不一定对剧集有致命影响,甚至可能变成播放量。资本和团队的精明操作能慢慢淡化演员的负面形象,走险招,说不定还能把危机变成机会。

    作品质量是舆情反转的终极武器。孟子义的成功说明,不管演员有多少负面新闻,只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、优秀作品还有话题度,总能重新得到观众的认可。作品是演员最好的“洗白剂”,也是长久混娱乐圈的根本。

    观众对不同负面舆情的容忍度不一样。对比宋祖儿和其他案例能发现,观众对不同性质的负面舆情容忍度是不同的。艺人和团队的态度也很重要,宋祖儿被雪藏的时候低调做事、等着机会,复出后借着剧集的热度小心地在观众面前刷好感,态度很谦虚。但也有些艺人因为应对舆情的办法不行,被网友“讨伐”得更厉害,这也说明大众的判断挺复杂的。

    从宋祖儿的复出能看出,官方对争议艺人的处理现在更精细、更精准了。用“先试水、再试探、最后全面复出”的办法,能尽量减少风险,实现利益最大化。

    舆情管理现在成了娱乐圈的核心竞争力。经纪公司处理许凯舆情危机的事儿说明,舆情管理已经是艺人团队业务水平的核心考核标准了。怎么应对危机、怎么引导舆论、怎么淡化差评,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艺人能走多远。

    舆情需要剧情当载体来表现,剧情需要舆情当推广来得到反馈。健康的发展模式是让作品质量说话,让艺人用实力证明价值,不能本末倒置,老靠营销和公关。

    从今年的影视作品能看出,现在观众的审美门槛高了、口味也刁钻了,尤其是Z世代观众,他们自我意识特别强,喜欢真实、独特、有个性的人事物,这对未来娱乐圈的运作方式要求更高了。

    最终,决定一个艺人命运的,不是资本也不是舆情,而是观众,他们用点击量投票,用口碑定生死。在这场舆情和剧情的共生关系里,只有真诚和实力才是永远的“王炸”。

    「四味毒叔」

    出品人|总编辑:谭飞

    执行主编:罗馨竹

    联系邮箱:siweidushu@126.com

    微信公众号lD:siweidushu

    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    上一篇
    还珠格格再翻拍穿越向短剧小燕子五阿哥变配角
    下一篇
    打工人藏海传职场话术烧干CPU看破防弃剧

    评论

    共 0 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