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集
《信访局长》的故事继续围绕信访局长张浩展开,这一集的主题聚焦于基层矛盾调解与人性关怀。张浩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上访老人李大爷,他因为拆迁补偿问题多次上访,但始终未能得到满意答复。李大爷情绪激动,甚至扬言要采取极端手段。张浩没有简单地将问题推给相关部门,而是亲自走访李大爷的家,了解他的实际困难。
在走访中,张浩发现李大爷的老伴常年卧病在床,儿子又在外地打工,家庭经济十分拮据。拆迁补偿款迟迟不到位,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。张浩意识到,这不仅仅是政策执行的问题,更关乎一个家庭的生存尊严。他决定从人情和法律两个层面入手,一方面联系拆迁办督促补偿款发放,另一方面协调社区为李大爷家申请临时救助。
与此同时,信访局的新人小王在处理另一起投诉时犯了错。他因为经验不足,草率回复了一位企业职工关于社保问题的投诉,导致矛盾激化。张浩没有严厉批评小王,而是耐心指导他如何与群众沟通,并亲自出面安抚职工情绪。他告诉小王:“信访工作不是冷冰冰的程序,而是要用真心换真心。”这番话让小王深受触动。
李大爷的补偿款终于有了进展,但拆迁办提出需要补充材料。张浩担心老人行动不便,便带着工作人员上门帮忙办理手续。李大爷的老伴感动得直抹眼泪,拉着张浩的手说:“你比亲儿子还贴心。”就在事情看似圆满解决时,李大爷的儿子突然从外地赶回来,误以为父亲被欺负,情绪激动地冲到信访局讨说法。
张浩没有回避冲突,而是冷静地请李大爷的儿子坐下,详细解释了处理过程。他还拿出自己记录的走访笔记和协调记录,证明每一步都在为老人争取权益。最终,李大爷的儿子羞愧地道歉,并感谢张浩对他父母的照顾。这场风波让张浩更加坚信,信访工作的核心是“信任”。
这一集的结尾,张浩在办公室里对同事们说:“老百姓来找我们,往往是走投无路了。我们多走一步,他们就能少走十步。”镜头定格在信访局墙上“为民服务”的牌匾上,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,照亮了每个人的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