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集
《北方大地》的故事继续围绕着草原上的生活展开,导演哈斯朝鲁用细腻的镜头语言,刻画了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成长。这一集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,人物的命运也迎来了新的转折。
开篇,草原上刮起了大风,乌云密布,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。主人公巴特尔正在为牧场的生计发愁,今年的草场退化严重,牛羊的饲料成了大问题。他的妻子其其格劝他去找嘎查长想想办法,但巴特尔倔强地摇头,他不想再低头求人,宁愿自己扛下所有。
与此同时,嘎查长那顺正在为招商引资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。一家外地企业看中了草原的矿产资源,提出合作开发,但那顺心里清楚,一旦开采,草原的生态将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。他陷入了两难,一边是牧民们迫切需要的经济收入,一边是对草原的责任与热爱。
巴特尔的儿子小布和偷偷跟着那顺的儿子宝音去了镇上的网吧,两个少年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,开始对父辈们坚守的草原生活产生了质疑。小布和甚至萌生了去城里打工的念头,这让巴特尔既愤怒又无奈。
冲突在家庭会议上爆发。巴特尔坚决反对儿子离开草原,他认为草原是他们的根,离开了就再也回不来了。小布和却激动地反驳,说父亲固步自封,不懂得变通。父子俩的争吵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沉默。
另一边,那顺终于做出了决定。他在嘎查大会上宣布,拒绝企业的开采计划,选择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。这个决定引起了轩然大波,一些急于改善生活的牧民纷纷表示不满,甚至有人扬言要罢免那顺的职务。
巴特尔得知那顺的决定后,内心产生了动摇。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固执,意识到也许那顺的选择才是对的。他主动找到那顺,两人在夕阳下的草原上长谈,回忆着童年的点点滴滴,也畅想着草原的未来。
最终,巴特尔决定支持那顺,并劝说其他牧民一起保护草原。他回到家中,与小布和和解,并答应支持他去外面闯荡,但希望他不要忘记草原是他的家。
在夕阳的余晖中结束,草原上的人们面临着挑战,但也看到了希望。导演哈斯朝鲁通过这一集的故事,展现了草原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惑与选择,也表达了对草原生态的深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