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集
《外滩钟声》的故事从1960年代的上海讲起,老弄堂里的生活烟火气十足。杜家是这条弄堂里的普通人家,父亲杜心生在海关钟楼工作,负责维护外滩的大钟。这座钟不仅是上海的标志,更是杜家的精神象征。杜心生为人正直,对钟声有着特殊的情感,总说“钟声一响,日子就有盼头”。
杜家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杜心根和小儿子杜心芳。心根性格沉稳,像父亲一样踏实;心芳则活泼机灵,爱捣鼓些小玩意儿。弄堂里还住着邻居郭家,郭家女儿郭阿盛和杜家兄弟从小一起长大,关系亲密。这天,杜心生带着心根去钟楼,教他认钟表的零件,希望将来他能接班。心根虽然对机械不太感兴趣,但为了不让父亲失望,还是认真学着。
弄堂里的生活看似平静,但时代的风雨已经悄悄逼近。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,上海也未能幸免。一天,红卫兵冲进弄堂,要“破四旧”,甚至盯上了外滩的大钟。杜心生拼命阻拦,说这钟是历史的见证,不能毁。可红卫兵不听,非要砸钟。关键时刻,杜心根站出来,谎称钟里有重要零件,砸了会出事故,这才暂时保住了钟。
然而,灾难还是降临了。杜心生因为“保护四旧”被扣上帽子,遭到批斗。心根和心芳眼睁睁看着父亲被带走,却无能为力。弄堂里的邻居们也不敢多说话,生怕惹祸上身。郭阿盛偷偷安慰心根,说一定会想办法帮杜叔叔。可那个年代,谁又能真正逃脱时代的洪流呢?
杜心生被关了起来,杜家的天塌了。母亲俞佩佩强撑着一口气,照顾两个儿子。心根一夜之间长大了,他决定去求父亲的老同事帮忙。可到处碰壁,没人敢插手这种事。心芳年纪小,不懂发生了什么,只知道家里没了往日的笑声。弄堂里的钟声依旧准时响起,可对杜家来说,这声音却充满了苦涩。
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夜。郭阿盛的父亲老郭是厂里的干部,私下里帮忙疏通关系,杜心生终于被放了回来。可经过这番折磨,杜心生身体垮了,钟楼的工作也丢了。回到家,他看着熟悉的弄堂和钟楼,默默流泪。心根暗下决心,一定要替父亲撑起这个家。故事的第一集就在杜家的困境中结束,但钟声依旧,仿佛在告诉人们:生活再难,总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