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集
《青山是故乡》的故事,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开始。村里连日的暴雨让河水暴涨,冲垮了通往镇上的唯一一座桥。村民们被困在村子里,眼看着田里的庄稼被淹,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老支书召集大伙儿商量对策,可修桥需要钱,村里一时拿不出这么多。就在这时候,在外打工多年的强子突然回来了,还带了一笔积蓄。他说,这钱是给村里修桥用的,就当是回报家乡。
强子的举动让村里人既感动又意外。原来,强子当年因为家里穷,被迫辍学外出打工,这些年吃了不少苦。如今他事业小有成就,心里却始终惦记着家乡。老支书拍着强子的肩膀说:“好小子,没白疼你!”可强子的父亲老李却板着脸,觉得儿子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来。父子俩的矛盾由此埋下。
修桥的事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。强子主动请缨,带着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干活。可工程并不顺利,材料短缺,技术也不够。强子想起城里认识的一个工程师朋友,便打电话求助。朋友二话不说,带着设备和图纸赶来支援。村里人看到强子有这么多门路,对他刮目相看。只有老李依旧冷言冷语,说儿子“净整些虚的”。
与此同时,村里的小学老师秀兰发现强子对孩子们特别有耐心,便邀请他来学校给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。强子讲起自己打工的经历,说到动情处忍不住红了眼眶。孩子们听得入迷,秀兰也被这个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男人打动了。两人渐渐走得近了,村里开始传起了闲话。
老李听说儿子和秀兰的事儿,更是火冒三丈。他觉得秀兰是城里来的姑娘,迟早要走的,儿子跟她在一起肯定没结果。一天晚上,老李借着酒劲把强子骂了一顿,说他不务正业,修桥是为了出风头。强子憋了一肚子委屈,摔门而出。他在河边坐了一夜,想起小时候父亲背他过河的情景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第二天,桥终于修好了。村民们敲锣打鼓地庆祝,强子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。秀兰找到他,递给他一封信。信是老李托她转交的,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:“爹错了,你比爹有出息。”强子攥着信纸,哭得像个孩子。这时老李远远地站在田埂上,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。
这一集的结尾,夕阳下的新桥格外壮观。强子和秀兰并肩站在桥头,望着远处的青山。强子轻声说:“等忙完这阵子,我想把山上的果园搞起来,让村里人都过上好日子。”秀兰笑着点头:“我陪你一起。”镜头慢慢拉远,青山如黛,故乡的炊烟袅袅升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