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集
《青山是故乡》的故事,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山雨开始。村里人常说“春雨贵如油”,可这场雨下得又急又猛,把田里的庄稼都冲得东倒西歪。老支书张大山天没亮就披着蓑衣出门了,他踩着泥泞的山路,挨家挨户敲门,喊大伙儿赶紧去地里排水。村里年轻人二狗子睡得正香,被敲门声吵醒还嘟囔着“再睡会儿”,结果被自家老爹一巴掌拍起来,骂他“庄稼都快泡烂了还睡”。
另一边,从城里回来的女教师林小满也没闲着。她发现村小学的土墙被雨水泡得发软,担心教室塌了,赶紧带着几个高年级学生用塑料布和木桩临时加固。孩子们淋得像落汤鸡,却嘻嘻哈哈地跟着林老师干活,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还脆生生地说:“俺爹说了,读书人金贵,教室可不能漏雨!”林小满听得眼眶发热,心想这山里娃比城里孩子懂事多了。
雨停后,村里开了紧急会。张大山蹲在磨盘上吧嗒旱烟,说今年春播的玉米种子全泡了汤,得想法子补救。会计老周愁眉苦脸地翻账本,说集体账上就剩买化肥的钱了。这时二狗子突然蹦起来,说他前些天去镇上赶集,看见农技站新进了抗旱的“金穗”稻种,产量比老品种高两成。一直闷头抽烟的种田把式王老倔哼了一声:“洋种子娇气,咱这山坷垃地能伺候得了?”
正吵吵着,林小满拎着湿漉漉的帆布包跑来,从包里掏出个塑料袋——里头整整齐齐裹着三本《科学种植手册》。原来她上个月回城时,特意去农业大学找同学要的。张大山翻着书页直拍大腿:“这上头画的梯田,跟咱后山斜坡一个样!”当晚村委会的煤油灯亮到半夜,最后决定拿买化肥的钱换稻种,再按书上的法子搞试验田。
天刚蒙蒙亮,二狗子就带着几个小伙子上山开荒。王老倔嘴上骂着“瞎折腾”,却偷偷把自家攒的草木灰背到试验田。林小满更绝,她把课本里的《悯农》诗改成快板,领着学生们边唱边干活。日头偏西时,张大山望着坡上整齐的田垄,突然对老周说:“当年修水库那会儿,大伙儿也是这样热火朝天……”话没说完,山那头飘来一阵野山歌,原来是去镇上拉稻种的拖拉机回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