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集
《青山是故乡》的故事,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开始。暴雨连下了三天三夜,村子附近的河水暴涨,冲垮了堤坝,淹没了大片农田。村民们惊慌失措,纷纷往高处逃命。老村长拄着拐杖,站在村口的高地上,望着被洪水吞噬的家园,眉头紧锁。他转身对身边的年轻人喊道:“快去通知各家各户,带上粮食和衣物,往祠堂集合!”
与此同时,主角阿强正带着几个村民在河边抢修堤坝。他们冒着大雨,用沙袋堵住缺口,但水势太猛,沙袋刚丢下去就被冲走。阿强的衣服早已湿透,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咬牙说道:“不能放弃!再试试!”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村民的呼喊:“阿强!快撤!水要漫过来了!”阿强回头一看,洪水已经逼近,他只好带着大家撤离。
祠堂里挤满了避难的村民,孩子们哭闹着,老人们唉声叹气。阿强的母亲拉着他的手,低声问:“咱家的房子……保不住了吧?”阿强握紧母亲的手,安慰道:“妈,人没事就好,房子以后还能盖。”这时,老村长站到祠堂中央,高声说道:“乡亲们,眼下最要紧的是团结起来,共渡难关。咱们得想办法解决吃住问题,等水退了再重建家园。”
第二天,雨势渐小,洪水开始退去。阿强带着几个年轻人踩着泥泞的路,挨家挨户查看损失。村里的房屋倒了一大半,田里的庄稼全毁了。阿强蹲在自家倒塌的土墙前,沉默了很久。这时,村里的寡妇秀兰走过来,递给他一碗热粥:“先吃点东西吧,日子还得过下去。”阿强接过碗,苦笑道:“谢谢兰姐,你说得对,咱们不能垮。”
晚上,村民们在祠堂里开会商量对策。有人提议去镇上求助,有人建议投靠外村的亲戚。老村长敲了敲烟袋,说:“靠别人不如靠自己。咱们青山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,不能轻易离开。”阿强站起来说:“我有个想法,咱们可以组织起来,先把路修通,再去山上砍竹子搭临时棚子。等天气好了,一起重建房屋。”村民们纷纷点头,秀兰第一个举手:“我家的地虽然淹了,但我有力气,算我一个!”
接下来的日子里,村民们分工合作。男人们修路搭棚,女人们做饭洗衣,孩子们也帮忙捡柴火。阿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带着工具去干活。秀兰总是默默地把最重的活儿揽下来,两人渐渐有了默契。一次休息时,秀兰递给阿强一条毛巾擦汗,轻声说:“别太拼了,累坏了身子可不行。”阿强笑了笑:“没事,看到大家这么齐心,我心里踏实。”
就在重建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时,镇上的干部来了。他们带来了救济粮和帐篷,还承诺拨款帮助村子恢复生产。老村长握着干部的手连连道谢,阿强却提出:“钱我们要,但更希望政府能派技术员来,教我们种抗洪的作物,以后才能彻底解决问题。”干部赞赏地点头:“小伙子有远见,这事包在我身上。”
这一集的最后,夕阳下,阿强和秀兰站在新搭的竹棚前,望着远处渐渐泛绿的青山。秀兰说:“等房子盖好了,我想在屋后种片菜园子。”阿强转头看她:“到时候我帮你翻地。”两人相视一笑,镜头拉远,青山如黛,炊烟袅袅,新的希望在泥土中生根发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