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集
《青山是故乡》一开场,镜头就对准了村口那棵老槐树。树下的石凳上坐着村里的老支书,他手里攥着一封皱巴巴的信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这信是从城里寄来的,说是要征用村里的地建工厂。老支书心里明白,这事儿要是成了,祖祖辈辈种地的乡亲们可咋办?他叹了口气,把信塞进兜里,起身往村委会走,背影显得格外沉重。
村委会里早就炸开了锅。会计老王扯着嗓子喊:“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!人家给补偿款,还能安排年轻人进厂当工人!”但种了一辈子玉米的老李头蹲在墙角直摇头:“地没了,根就断了。将来娃娃们问起青山坡上的麦浪,咱拿啥给人家比划?”两拨人吵得面红耳赤,谁也没注意门口站着个穿校服的姑娘——村里唯一的高中生秀兰,她攥着书包带子,眼睛亮得像星星。
夜深人静时,秀兰溜进村委会后院,借着月光翻看那份征地文件。突然背后传来咳嗽声,吓得她差点把文件扔了。原来是老支书,他非但没骂人,反而递过来个烤红薯:“丫头,认得这些字不?”秀兰指着文件角落小声说:“这儿写着‘生态保护区调整方案’……”老支书猛地站起身,红薯都掉地上了。
第二天大清早,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响了。老支书带着秀兰,把征地背后的猫腻全抖落了出来。原来那工厂是个污染大户,隔壁县的地都被糟践得寸草不生。乡亲们举着锄头铁锹就往乡政府跑,路上正巧撞见来量地的开发商。带头的包工头还想耍横,结果被老李头家的看门狗追得爬上了树,惹得全村人哈哈大笑。
乡长办公室里的谈判像拉锯战。开发商拍桌子威胁要撤资,老支书却掏出个布包,哗啦啦倒出一把麦粒:“这是青山坡种的麦子,熬过三年大旱都没绝收。你们那点钱,买不走咱庄稼人的硬骨头!”关键时刻,秀兰领着县里电视台的记者冲进来,镜头前乡长脑门直冒汗,当场签了停止征地的文件。
夕阳西下时,全村人在青山坡上开起了篝火晚会。秀兰教娃娃们用手机拍星空,老支书和老李头碰着酒碗哼起小调。不知谁喊了句“咱给这山坡刻个碑吧”,大伙儿七手八脚搬来块青石板。月光下,石头上“青山是故乡”五个大字闪着微光,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,仿佛在应和着这片土地的心跳。